close

第一次看張愛玲所寫的短篇小說〈色,戒〉大概是在大學三年級左右,對於這一篇收錄於《惘然集》中的作品,並沒有太深刻的印象,只隱隱約約的記得《惘然集》中有著這麼一個講女大學生為了色誘漢奸而先失身於因嫖妓而有性經驗的同學的故事。
說實在的,沒有什麼太深刻的印象。
之後若有人講起這個故事,我大概也只能隱隱約約的說:「喔,我有看過,但忘了是在哪兒看到的,又叫做什麼名字?」
就是這麼一個讓人記不起輪廓的短篇。
後來在因緣際會下,恰好在網路上買了一本在大陸新出版的張愛玲集《鬱金香》,裡頭收錄了張愛玲1950年後所出版的短篇,〈色,戒〉也包含在裡頭,並在封面上大大的寫著:「李安電影〈色,戒〉原著小說」來刺激銷量,可是即使這時重看〈色,戒〉,這個故事還是無法讓我驚豔。
的確,跟張愛玲其他小說比較,〈色,戒〉算是很平凡無奇的一部短篇,雖然當中的張氏風格依舊強烈,但跟張的其他名篇如〈金鎖記〉、〈紅玫瑰與白玫瑰〉、〈傾城之戀〉相比,可以說是遜色太多。
以張的功力來論,〈色,戒〉不能說是精彩,所以當李安把〈色,戒〉改編成電影搬上大螢幕時,我相當好奇李安要以何種方式呈現,以及要如何將如此短的篇幅改編成兩個多小時的電影?
當然還有一點促使我堅持得看電影版〈色,戒〉的原因,就是我相信李安導演的功力。
全站熱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