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是2003年第一次看完「活著」時寫的文章,至今印象很深的是當時在觀看電影的同時,無可抑止的悲痛令我不斷地嚎啕大哭。是的,「嚎啕大哭」。很誇張,是吧!如果要我對於這匪夷所思的舉動給予解釋,或許是因為在看電影的同時,我為了接下來無可避免的人物的悲劇而哀痛難抑吧!

活著,依舊是要活著。

===================
標題 活著。
時間 Fri Jun 27 22:14:26 2003
───────────────────────────────────────



終於把很久很久以前借的"活著"看完了。

一部哀傷至極的電影,也充斥著我的淚水。從頭至尾。

從家珍離開好賭的福貴、到家珍回到落魄的福貴身邊,
家珍擁著從國民軍共軍手上死裡逃生的福貴、有慶的死、
鳳霞的死、文革時期紅衛兵反客為主式的,愚昧的批鬥...。
圍繞著情節跑的,是我不斷加深加重的淚水,我在「活著」
的樂觀中看到身不由己的哀痛。

是的,「痛」勝於「哀」。

從優渥的四0年代、大躍進的五0年代、文革的六0年代,和導演
所謂的,代表「希望」的「以後」。但無論時代如何變,電影中
的福貴與家珍永遠都只是時代推進下的傀儡,他們甚至無法掌握
自己和家人的生死。在電影中,我看到的是一次又一次的「生離」
及「死別」,然在那個時代裡,很多時候的「生離」其實就等於
了「死別」。像往日一般出門搬演皮影戲的福貴絕對不會想到這
一出門,下回回家時,母親已亡,至死前都相信兒子會回來的她
,始終沒闔眼。他們也永遠想不到,如往日一般上學的有慶,回
來時已是一具沾滿血跡的死屍。鳳霞生產的那天,隱藏於產子喜
悅下的,竟是殘酷的汨汨紅血。在那個時代中,生命也就只能像
草芥螻蟻般無足輕重,隨風即逝生死不由己。「活著」「活著」,
福貴家珍用生命的熱情大喊要「活著」,縱使命運從未善待他們,
他們依舊要「活著」。

小孩時的有慶(啊...他也從未長大啊...)天真的問爸爸福貴,
"小雞長大了變成什麼啊?"
"雞長大了變成鵝,鵝長大了變成羊,羊長大了變成牛..."
"那牛長大了變成什麼啊?"
"變成...變成共產主義啊...
時候我們就會有好日子過啦..."爸爸福貴笑呵呵。

小孩時的饅頭天真的問姥爺福貴,
"小雞長大了變成什麼啊?"
"雞長大了變成鵝,鵝長大了變成羊,羊長大了變成牛..."
"那牛長大了變成什麼啊?"
".........這........"
".........這........"
"那時候饅頭就長大啦"姥姥家珍說。
"那我長大了要騎在牛背上!"
"饅頭長大了不騎牛,那時候啊,就坐火車、坐飛機啦...
那時候我們就會有好日子過啦..."姥爺福貴笑呵呵。

終於,在電影的最終,導演張藝謀給了觀眾最後一抹安慰式的喜
悅,"那時候我們就會有好日子過啦...",就在無盡的「以後」
中。

活著,依舊是要活著。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blueyun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