寫這篇網誌時耳朵正聽著《西貢小姐》的音樂,在寫這篇網誌前除了聽《西貢小姐》外還捧著朱天心的《古都》賣力的閱讀著。其實我不喜歡朱天心,看《古都》也只不過是覺得總該多少了解一下台灣文壇的創作走向,不過這是題外話。我要說的是,《西貢小姐》的音樂,多多少少增添了看《古都》時的感動。或許應該說,我的感動多半來自於耳裡所聽的《西貢小姐》,《古都》被喧賓奪主。這也是我現在為什麼會拋下《古都》跑來寫這篇網誌的原因。

這時我想,如果能看到《西貢小姐》的演出,該有多好。而且最好是莉雅莎隆佳的版本——這樣的想法算不算妄想?

以前總覺得閱讀時聽點音樂可以讓心情更加放鬆,但這幾年開始聽古典樂、音樂劇後卻發現,閱讀與聆聽兩兩相加並不見得可以加分,往往因為對樂曲的感動而失去了對文字的注意。或者是說,由於某樂曲帶來的感傷,影響了閱讀的情緒。如貝多芬的〈月光奏鳴曲〉——我一定是傻了才會在整理論文時播放,這讓我一整天都情緒低落。

但我想,適度的低落是件好事(〈月光〉帶來的多半是過度的低落,雖然我非常愛這首曲子),至少可以讓自己的心情沈澱,更適宜思考。作人文研究多半需要比別人多點的感懷,不然就僅僅只是名「匠」罷了。我想好的樂曲可以引發這點,這對研究來說是好事。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blueyun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