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前分類:閱讀之後,留下了什麼? (11)

瀏覽方式: 標題列表 簡短摘要

蜀人張岱,陶庵其號也。少為紈褲子弟,極愛繁華,好精舍,好美婢,好孌童,好鮮衣,好美食,好駿馬,好華燈,好煙火,好梨園,好鼓吹,好古董,好花鳥,兼以茶淫橘虐,書蠹詩魔,勞碌半生,皆成夢幻。年至五十,國破家亡,避跡山居。所存者,破床碎幾,折鼎病琴,與殘書數帙,缺硯一方而已。布衣疏莨,常至斷炊。回首二十年前,真如隔世。 ……甲申以後,悠悠忽忽,既不能覓死,又不能聊生,白發婆娑,猶視息人世。……」——張岱:〈自為墓誌銘〉

 

 

blueyun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今天上課,當老師談到了"exist"和"being"的問題時,我的腦中不斷地浮現了前一天深夜裡恰好讀到的,昆德拉的短篇--〈艾德華和上帝〉(收錄於米蘭‧昆德拉短篇小說集《可笑的愛》)。

小說末尾的描述是:

blueyun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2) 人氣()

這裡所謂的「作者的喃喃自語」,其實是有天與某位研究現代文學的老師聊天時,老師提出的想法。

內容大概是說,當前台灣文學研究方興未艾,但隨著研究者的大量增加,相對的可供研究的文本便顯不足。當然,台灣的作家也相當的致力於創作,這些新的創作的出現便提供了研究者可進行研究的文本。

blueyun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當晚宴會結束前,我記得他(史賴辛格)對我說:『我實在無法理解你們這群傢伙怎麼可能既有滿腔熱情,卻又一點也不嚴肅。』
『每一件和生命有關的事都只是玩笑。』我說:『難道你不知道嗎?』
『不知道。』」

blueyun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身為東方人,我從來就不能真正喜歡普契尼的布蘭朵公主或蝴蝶夫人。並非『過甜』的問題,而是,它無可避免地把東方文化徹底『簡化』了,對生活在東方文化的人來說,這種『簡化』令人難受。」(龍應台:《親愛的安德烈‧第二顆眼淚》)

面對音樂劇「真善美」,安德烈說:「太甜了」,是「KITSCH」;龍應台則說可能不只是「甜」,更深層的因素可能在於該劇對歐洲文化的「簡化」。

blueyun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印象很深刻的是,許多年前三毛所翻譯的西班牙漫畫《娃娃看天下》裡的這一幕:

blueyun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最近因為李安執導的新戲「色,戒」勇奪威尼斯金獅獎的因素,

blueyun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就算我能將這幾天毫無意義的日子從我生命當中一筆勾銷,那我又能夠蒙受什麼利益?既然我一生的『整個』歷程本身即是以一場錯誤開展的:那張明信片的笑話,那次巧合,一個荒謬。我懷著驚懼覺悟到,由錯誤所孕育的事情竟然和由理性和必然性所孕育的事情同等真實。」

blueyun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人們還年輕的時候,生命的樂章剛剛開始,他們可以一起來譜寫他,互相交換動機(像托馬斯與薩賓娜相互交換禮帽的動機),但是,如果他們相見時年歲大了,像薩賓娜與弗蘭茨那樣,生命的樂章多少業已完成,每一個動機,每一件物體,每一句話,互相都有所不一樣了。」

blueyun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這個世界賴以立足的基本點,是回歸的不存在。因為在這個世界裡,一切都預先被原諒了,一切皆可笑地被允許了。」

回歸的存在與否,或許可以分成兩個層面來理解:事件的單一性與行事(風格?遭遇?處事方式?)的輪迴性。

blueyun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Einmal ist Keinmal,』托馬斯自言自語。這個德國諺語,只發生過一次的事就像壓根兒沒有發生過。如果生命屬於我們只有一次,我們當然也可以說根本沒有過生命。」

生命或許就如同一場戲劇的初排,但卻無法如戲劇般一再重演,偏偏這麼一個凌亂無章的草圖卻編織成人一生的運命,無法掙扎。我們或許可以說生命基本上是不存在的,但發生過的事件無法抹滅,曾經的痛與笑必定成為人生中意識型態的形塑因子。我們或許可以試圖抹去一段記憶,但記憶中的點滴遭遇卻又是如此深刻地烙印在我們不可察覺的意識中,以無比巨大的力量牽引我們走向不可逃離的道路。

blueyun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